发布日期:2023-11-07
作为一名对美术只有过素描学习经历的我而言,接触美术家似乎是那样遥不可及,而会长却让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不仅有幸目睹了著名湘籍艺术家刘铁臂老师的创作过程,感受到他对绘画的真挚追求,更有幸与他一同就餐,聆听了大家教诲。
在先前对刘铁臂老师画作的初步认识中,首先只觉得的是画风怪异、笔法奇特,既不同于传统水墨画,又不同于现代油画,难以领会,很是不解。这次与刘铁臂老师的亲密接触便深刻的体会到了他身上厚重的花瑶乡土意蕴,回归传统、留意乡土,在传统中发掘新的活力,在乡土中寻找新的生机。
作为一名地道的邵阳伢子,刘铁臂老师说自己从小就生活在邵阳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里。滩头年画、剪纸、翻簧竹刻等等特色民俗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其古朴粗犷、视觉对比鲜明的艺术特色奠定了刘老师如今的艺术风格。
刘铁臂老师的独创技法“阴阳染”更是他在工笔画领域的大胆创新,他吸收、结合民间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两种艺术的精髓,提炼融合出一种独特的没骨工笔染色技法,强调画面物群内部结构之间的对比关系,强化了画面整体的一致性与包容性,最终形成了源于民俗、异于传统的阴阳染技法。在这次对刘铁臂老师创作的观摩中,虽没能亲眼领会这一神妙技法,但看到了刘老师水墨人物写意画创作的神奇之处。创作时看似随意点染的笔法,却仿佛有一根骨干在其中,将表面上散乱的笔法聚拢到一起,突出了画作中的精髓。并且能明显的感觉到刘老师画中类于雕刻、剪纸的风格,不管是人物还是物品,既有着雕刻的层次感,又有着剪纸的一气呵成,正是因为这二者的精妙结合,让我在画里看到了人物的立体感、空间感,人物似乎不只是局限于画纸之上,而是直接在脑海中活了起来。
除去阴阳染技法之外,这次还听一同接待的同事提起了刘铁臂老师的另一手绝活——“冲水法”,这种方法在墨色未干之时用清水进行冲洗,使线与面的边缘留下斑驳的痕迹,使得平面的画作有了层次,二维的人物有了动作。再辅以勾勒渲染的技巧,让水墨画完成了向现实世界三维的转变与历史厚重的延伸。将工笔画的写实与水墨画的写意完美融合在一起,借古人之神思于今人之绝技,让画作也蕴含了一丝神性。
最让我惊讶的便是刘铁臂老师在创作过程中除了勾勒细节时,似乎很少用到小楷笔,基本都是使用中楷进行涂染创作。哪怕是在使用小楷笔进行勾勒时,也是行笔潇洒、毫不拖泥带水,一个草把在毛笔的几个来回下便有了框架,再涂上两大块黄色,几个近乎真实的草垛似乎就从刘老师的笔下“扔”在了画上,全然没有预料中的简劣或是抽象。这可能就是画家常说的“胸有成竹”的境界吧。
我又注意到画作中人物并没有具体的面部容貌,而是一整块灰色的渲染,很是不解。但是一看到只有两点构成的极其鲜艳的嘴唇时又豁然开朗,感觉让本来沉寂的表情有了生机,其风采、神韵、情调,让人仿佛置身于昨日的梦境之中,一团梦幻但又充满着数个闪烁耀眼的点,在模糊与清晰、梦幻与现实之间徘徊,如同未曾想象过的梦境,又仿佛自己亲历过的回忆。
在完成作品创作之后,得以看到作品的全貌。大块面的黑白灰结构画面对立在画中,色彩明暗相接,在不同的区域中,随意勾画出竹篮、草把等体现场景与情趣特征的物件,让对立的色彩开始缓和。看似平静淡雅的第一眼印象,实际上深含着的奔放的情感,紧紧裹挟着我进入画中那个花瑶世界,进入那个传统、粗犷、魅力的文化乐园,去体会这黄土地上曾经生存过的人留给我们的古老深邃的文化。
回过头去仔细品味刘铁臂老师的一系列画作,可以发现刘老师将自己对花瑶的情感融入画中,这情感深深将人拽入画中挣脱不得,让人进入、留恋与那个神秘、纯洁的“花瑶世界”。在当今叙事不断宏大、题材不断创新的今天,刘铁臂老师反其道而行,用自己对传统的传承与对现代的创新拓宽了工笔画的领域,在人物画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后来的就餐环节中,更是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全能的刘老师。刘老师不仅在美术上造诣深厚,在文学、出版、策划方面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与丰富的知识。给我讲授了新闻的写作技法,就是要准、狠,抓住事件主干,围绕中心人物,在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大胆用词,不要拘泥于四平八稳的叙述,做到出叙述而有特色。这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做支撑,一定要坚持学习,并且大量学习、全方位学习,民俗、历史、思想、经济都是成就一篇好文章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这些知识滋养下的文章才是有思想、有深度的文字。一席话让我恍然大悟,像刘老师这样的大家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知识、精进自己,我们又怎么能懈怠于此停滞不前呢?
再去看刘铁臂老师,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来自于数百年前的独立于现代的高傲身影,身影下既有数百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有着新时代喷薄而出的新思想、新文化,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花瑶文化脱胎重生于画纸上,也让自己新生于作品中。
作者:王佳佳
艺术家简介
作品30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大展,已在全国7省11城举办个人画展。有作品获优秀奖、“五个一工程”奖、金奖、优秀作品奖(最高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艺术机构收藏。2016年巨幅工笔画《红土地》荣获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
上一篇:忠情义心,允亲允敬——谢建军印象
下一篇:雪峰山下,这场文学盛宴映射桔城之美